在中国传统葬礼上,守灵需在灵堂进行。而灵堂的搭建和布置,要从死者大殓入棺算起。死者入棺后的灵堂布置,才是真正的守灵开端,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传统葬俗中的家庭灵堂布置。
死者大殓入棺后,为了方便亲友吊唁及丧家守灵,通常要在棺材前头布置一个灵堂,以方便孝子守灵及举行各类吊唁悼念仪式。
在东北传统葬礼上,死者入殓以后要布置一下灵堂。布置灵堂时要在灵前摆放香花、灯烛、香炉等。在黑龙江宝清一带,死者入殓后要稍微把停放灵柩的灵堂布置一下,盖棺后要在棺材头贴死者姓名。棺前放置油灯一盏,当地称之为“冥灯”。接着把一盅饭放置在棺材上,插上三支端缠棉花团的筷子,此谓之“灵头饭”。再在棺前放置一丧盆,以方便烧纸钱、燃香等。辽宁地区的丧家多在封钉后布置灵堂,布置灵堂时要在灵柩前设一祭台,上置燃烛、焚香、供品、放灵位牌,也有只写死者姓名、年岁、职位的,柩前设一盅盛放供品,并置长明灯一盏。
在山东地区,寿终正寝的老人的棺柩多停放在堂屋正中间或偏东的方位,当死者入殓结束后,要重新布置一下灵堂。布置灵堂时在灵柩前放一张供桌,挂上白色的桌衣,上置香炉、烛台和供品。在泰安一带,灵柩前的供品有三牲和五福,三牲指肉、鸡、鱼;五福指炸豆腐片、炒白菜五种等素菜。
河北人布置灵堂大致与山东类似,如沧州人在丧期确定后,要重新布置灵堂为开吊、出殡做准备。他们“备庖厨、雇乐工、具依仗、陈纸扎、订杠夫”等各项准备就绪后,只等宾客前来吊唁、送葬。在陕西武功岸底村,大殓入棺后也要进行家庭灵堂布置,布置灵堂时在灵柩前摆放供桌、桌上正中间摆放死者的灵位牌,周围用白布或白绸缎扎孝幛环绕,并在旁边贴上挽联。灵位牌前放置香炉、烛台以及蒸馍、时令水果等供品。还要用一块红布写死者的姓氏、籍贯等作为铭旌,垂挂在遮挡灵柩的幔帐上。
江苏许多地方大殓后需重新布置灵堂,如丹阳人在大殓后,要设灵座,悬孝帷,门内的帷幔衾枕都要换成素色。有的地方要把择日师写的注明回煞日期的批单贴在灵位旁,年逾六十者正贴,并缮写门状,悬贴于墙门外。浙江德清人大验后也要布置灵堂,如“设画容、铭旌、帷堂、牌位,示想象也。桌底设履,桌边设椅、设杖,或嗜好物,照遗泽也”。另外,棺材上要点上七盏灯,出殡后移到灵座上,点至终七为止。
在闽台,布置灵堂时,以白布遮枢,设灵帷,架遗像,把死者的衣服鞋袜置于一张椅子上,意思是供死者换洗之用。灵枢前要放置张灵桌,上面供奉用高尺许,宽三寸余的厚纸制成的临时神主——魂帛、遗像、魂幡,并摆上一对蜡烛,放些鲜花,设香案,供果品饭菜等,长明灯的灯火日夜不息,以备亲友吊唁。长江、宁化一带布置灵堂俗称摆孝堂。摆孝堂要打开中厅门,遮盖天井,在灵枢前挂上白布,摆上围着白桌裙的灵桌,桌上放灵位和遗像。富裕家庭的灵堂摆设更讲究些,灵桌上放一灵屋,灵屋左边放铭旌 右边放看悬挂在竹枝上的白色魂幡。
工作时间:8:00 - 16:30
使用年限:永久
预约保障:签约价低于官方公开价
北京殡葬服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链接 :
https://bjbzfw.cn/bzjd/7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