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传统葬礼上,守灵需在灵堂进行。而灵堂的搭建和布置,要从死者大殓入棺算起。死者入棺后的灵堂布置,才是真正的守灵开端,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传统葬俗中的家庭灵堂布置。
死者大殓入棺后,为了方便亲友吊唁及丧家守灵,通常要在棺材前头布置一个灵堂,以方便孝子守灵及举行各类吊唁悼念仪式。
在东北传统葬礼上,死者入殓以后要布置一下灵堂。布置灵堂时要在灵前摆放香花、灯烛、香炉等。在黑龙江宝清一带,死者入殓后要稍微把停放灵柩的灵堂布置一下,盖棺后要在棺材头贴死者姓名。棺前放置油灯一盏,当地称之为“冥灯”。接着把一盅饭放置在棺材上,插上三支端缠棉花团的筷子,此谓之“灵头饭”。再在棺前放置一丧盆,以方便烧纸钱、燃香等。辽宁地区的丧家多在封钉后布置灵堂,布置灵堂时要在灵柩前设一祭台,上置燃烛、焚香、供品、放灵位牌,也有只写死者姓名、年岁、职位的,柩前设一盅盛放供品,并置长明灯一盏。
在山东地区,寿终正寝的老人的棺柩多停放在堂屋正中间或偏东的方位,当死者入殓结束后,要重新布置一下灵堂。布置灵堂时在灵柩前放一张供桌,挂上白色的桌衣,上置香炉、烛台和供品。在泰安一带,灵柩前的供品有三牲和五福,三牲指肉、鸡、鱼;五福指炸豆腐片、炒白菜五种等素菜。
工作时间:8:00 - 16:30
使用年限:永久
预约保障:签约价低于官方公开价
北京殡葬服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链接 :
https://bjbzfw.cn/bzjd/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