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光临北京殡葬服务中心,客户可放心购买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010-80109978 4007-567-519
殡葬常识
您的位置:首页 > 殡葬文化 > 殡葬常识
联系我们

北京殡葬服务中心

北京殡葬服务中心

电话:4007-567-519

座机:010-80119978

地址:北京昌平区昌平县城

中国土葬的起源与变迁

发布时间:2022-02-18 人气: 75

在距今7000年至8000左右的山东北辛文化、河南裴李岗文化、陕西老官台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墓葬礼,墓穴是简单的土坑式,而且当时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墓地,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使用葬具装殓死者土葬的习俗。如半坡和庙底沟类型遗址的瓮棺、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木椁和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的石棺,多有葬具棺椁的存在。

20220218/4ce8338ad508309f3646ae6e9f2f265b.jpg

新石器时代土葬的随葬品,多为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活、生产用具。诸如在男性的坟墓中,多有石刀、石斧等,而在女性坟墓中多有纺轮、骨器等,墓穴里随葬品的分类,反映了当时生产的分工。随葬的生活用具主要有炊煮盛食用的釜、鬲、罐盆等陶器;有的墓穴里甚至有了权威的象征物随葬,如大汶口墓地的獐牙钩形器、玉铲,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M45的蚌壳摆塑的龙虎等。


这种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:“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,以便他在幽冥中能继续使用。”这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,人们已开始为死者准备死后生活的场所和用具,并用一定的丧葬礼俗,把死者的亡魂引到它应该去的地方。这些象征着权威的随葬品,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灵魂、祖灵、祖先的崇拜的观念。


从对考古遗迹的挖掘中人们还发现,不同地区的埋葬方式也不尽相同。如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、仰韶文化、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墓穴里,安葬遗体的方式多为仰身直肢,偶尔也有屈肢和俯身葬,后者可能是凶死者。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里,除了仰身直肢葬外还流行屈肢葬。又如在仰韶文化的墓葬中,死者尸体的头部多向西,而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,死者尸体的头部多向东。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地域、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。从另一个方面来讲,在灵魂不死观念形成以后,与安葬相关的葬俗也随之形成,并在后世的生活中不断丰富并形成完善的体系。


这种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,最迟到西周、东周时期已经完成。因此人们才得以在诸子百家的文献中,清楚地看到早起墓葬遗存中所反映出来的朴素的思想观念。如《礼记·祭义》云:“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,此之谓鬼。骨肉毙于下,阴为野土,其气发扬于上,为昭明。”《韩诗外传》曰:“人死曰鬼,鬼者归也。精气归于天,肉归于土。”《礼记·郊特牲》也说人死后“魂气归于天,形魄归于地”。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已把生活世界构建为三个部分,即天堂、阴间和阳世。生活在阳世的人死后为鬼,鬼有双重性,肉身归为土地,魂魄归为天堂。所以人死后肉体应埋于土中,这样人的灵魂才得以升入天堂,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“生存与生活”,从而在汉民族中形成了入土为安、尊命、事鬼、敬神等观念。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,传统土葬才得以兴盛起来,并逐渐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丧葬文化而延续至今。


工作时间:8:00 - 16:30


使用年限:永久


预约保障:签约价低于官方公开价


北京殡葬服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链接 : 

https://bjbzfw.cn/bzcs/777.html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标签:
4007-567-519